有没有发现现在越多人装修越爱“做减法”?不是买不起复杂造型,是终于懂了——好的家,得“让人想多待”。
就像上海这位退休教授的158㎡,没做花里胡哨的背景墙,没堆网红家具,用原木色和白色搭出的温柔,比任何豪华装饰都戳心。
客餐厅连在一起却不显得乱,全靠中间那座端景台“柔隔断”——木饰面的背景墙嵌着圆形的山水灯带,晚上灯一亮,像把月亮揉进墙里,坐在沙发上看,连呼吸都慢半拍。旁边沙发墙挂幅山水画,和灯带的山水呼应,这不就是把“窗外的景”搬进屋了?现在很多人装修怕“装太满”,留原墙反而有质感,你看教授家的墙,没贴壁纸没做石膏线,反而衬得木家具更暖,是不是像把阳光都留住了?
厨房的设计太懂生活了——U型布局转身就能拿调料,冰箱放门口,早上出门拿牛奶、下班买了菜直接塞冰箱,不用绕进厨房,这才是“懒人友好”啊!木色橱柜配黑色拉手,不花哨但耐脏,白色台面亮堂堂的,做饭时看着都开心。你说厨房不就是要“好用”吗?
再好看的橱柜,要是拿个锅得绕三圈,早晚得嫌麻烦。
餐厅紧邻厨房,用玻璃门隔开太聪明了——既不让油烟飘出来,又能让厨房的香气“漏”进餐厅,吃饭时闻着饭香,比任何香薰都治愈。
方形餐桌比圆形省空间,两边留的过道够宽,周末子女回来聚餐,搬个椅子也不挤。
墙面上那两幅暖色调装饰画,像给餐厅裹了层温柔的纱,吃饭时连菜都觉得更甜了。
最绝的是餐厅连的生活阳台——圆形拱门一搭,瞬间有了园林的feel,像走进老上海弄堂里的小花园。
阳台做了柜子和隔板,柜子藏杂物,隔板当凳子,摆张茶几就能坐那喝茶。
阳光好的时候,晒着太阳闻茉莉香,翻本旧书,这不就是退休后最想过的日子?
现在很多人阳台要么堆洗衣机,要么改成健身房,可教授家这样“留个角落发呆”,才是“阳台的正确打开方式”吧?
榻榻米房太懂夏天了——推拉的障子门透风,地上铺竹席,凉丝丝的不沾身。
摆张桌子就能和老友喝茶,滑门柜子能装下换季的衣服,乱不了。
次卧的原木家具配浅床品,简单得像杯温水,睡前看眼床头的装饰画,连梦都是软的。
主卧更贴心,进门和床边都做了柜子,放衣服放护肤品都方便,浅绿色软包背景墙,像把春天的风留在墙上,早上醒来看见,一天都有好心情。
其实现在很多人纠结“装修要装成什么样”,这位教授给了答案——不是装给别人看的,是装给自己“住的”。全款买158㎡不是追求大,是要“每一寸都用得舒服”:原墙留着是质感,U型厨房是便捷,拱门阳台是诗意,连冰箱放门口都是“日常的聪明”。
你看,所谓“岁月静好”哪是买贵的家具堆出来的?
是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——早上在厨房煮碗面,香味飘到餐厅;中午在阳台喝杯茶,阳光裹着茉莉香;晚上坐在客餐厅,看端景台的灯亮起,像把月亮抱进了家。
你们装修时最在意的“治愈细节”是什么?是留一面原墙,还是做个能发呆的阳台?评论区聊聊,说不定能给正在装修的人抄个“治愈作业”~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